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以及市场机构和专家学者,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有关方面一致表示,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新闻报道截屏

 

从媒体报道来看剔除形容词之外,核心要点为: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
希望相关权责机构以及行业精英发挥“老中医”的专业能力给行业严谨把脉,能经过一系列的座谈会、基于事实能理清产业现状,制定出清晰完善的顶层设计方案,让方案行之有效、实现高效高质发展!
一位业内朋友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大家对国内氢能在全球所处的位置做出一些评价,本人作为一名比较接近实际层面的从业人员也是雾里看花,也很难判断我们整个行业技术水准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层面,仅从相关氢能媒体发布信息来看,几乎是可以肯定我们属于全球领先地位,下面就盘点一些近期(8月份以来)媒体发布的信息(几乎是原文原意归纳应用),以供大家甄别信息,也方便大家在寻找相关环节资源时间能找到优质供应商。

氢燃料电堆材料零部件:

  1. 催化剂:

    A、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李英骐团队创立的“武汉氢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将催化剂制备成本降低45%,将其寿命延长3.5倍,各项技术指标均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产品订单已经排到2022年,订单额超过1000万元。

    B、大连新源100KW电堆催化剂用量在25以内催化剂成本10000元以内400/g以内),也即0.25g/KW以内、

  2. 双极板:

    A、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宣布推出新型碳涂层金属板产品,在极板成本降低40~50%的同时,还将燃料电池发动机预期寿命延长至2万小时以上。

  3. 气体扩散层 GDL:

    A、100KW的电堆GDL用量大概在20平方米左右,之前采用进口成本约12000元左右,采用国产化替代后成本预计约8000元左右。

    B、AVCarb(巴拉德子公司?)在中国市场服务有17个以上的活跃客户,而且市场已部署的大多数(超过70%)燃料电池汽车内部都使用AVCarb供应的气体扩散层。要在国内设厂,预计2022年开始本土批量交付。

  4.   PEM:

    2020年11月18日东岳氢能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投产,一期工程年产量50万平米;二期工程2021年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可达150万平米,可支撑10万辆氢能车辆的用量。

  5. 燃料电池用胶:

    杜科新材专用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电堆量产的双极板、膜电极和电堆用胶粘剂已经与国内外数十家电堆和双极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燃料电池整体用胶解决方案供应商。燃料电池用胶并于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已经突破2000万。

氢气的制储运加:

  1. PEM制氢:

    A、大连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国网安徽公司氢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该系统额定产氢220Nm3/小时,峰值产氢275Nm3/小时。

    B、中船718所下属派瑞氢能公司向马来西亚某大型化工企业交付一套PEM制氢设备。

  2. 液氢制取:

    A、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日产1.7吨的液氢生产线调试成功,调试过程中实测满负荷工况产量每天2.3吨。这套系统给我们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90%的国产化。

    B、航天六院101所年产6500吨的液氢项目(陇西基地)开工。

  3. 液氢存储:

    中太海事技术有限公司采用独特高真空绝热双层独立密闭薄膜维护系统结构建成了全球首座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仓,中国船级社CCS以及英国劳氏船级社LR向中太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颁发液氢薄膜维护系统设计型原理认可证书(AIP)、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仓建造完工证书。

    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仓

  4. 固态储氢
    A、有研集团研制出的15公斤级容量的低压车载固态储氢装置,在全球首台低压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上进行应用,一次加氢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还实现了氢的低压快速加注,有效降低了加氢站建设和运行成本,先后获得“一种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及制作方法”“一种带有外换热结构的储氢罐”等数十件授权专利。
    B、飞驰客车和深圳佳华利道合作的镁基固态储氢样车已经顺利交付。
  5. 管道输氢和管道掺氢
    9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设计院)成功中标宁夏回族自治区“输氢管道及燃气管网天然气掺氢降碳示范化工程中试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该项目包括7.4km的输氢主管线及一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计划2021年建成投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
  6. 加氢机:

    A、安泰科技透露已经基本完成70MPa加氢机的工艺开发。
    B、国能集团自主研发的70MPa加氢机通过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V南德)的官方认证;低碳院70MPa加氢机也通过了该机构的相关认证测试。
  7. 氢气压缩机

    冰山集团(大连)和林德的合资公司,首台离子压缩机TWINIC90/60成功下线,氢气出口压力可达90MPa,流量56Kg/小时,并将销往韩国。

动力系统总成以及BOP

  1. 空压机:
    A、蜂巢蔚领的高效能VF系列空压机适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平台,覆盖30~225KW车用系统,其中VF20、VF25已经小批量供货。主要客户有未势能源、上燃动力、国鸿、清能股份、风氢扬等。
    B、海德韦尔:可变截面涡轮技术赋能空压机。公司已经研发出HEC15、HEC30、VSEC15、VSEC30样机。
    C、华熵能源的空压机已经与国内多家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合作实现装车验证,服务于上海申龙、东风、中通、宇通等十多款车型,配套的

     

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蜂巢蔚领空压机系列

2.氢气循环系统:

 鸾鸟电气氢循环相关产品已经与行业内绝大部分系统上形成了合作,其中常规的60~110KW的商用车系统应用最为广泛。除此之外,小功率叉车系统和150KW级别重卡系统方面也实现了应用,成功的解决了20~30KW以及大功率系统的流量无法满足的问题。
3.加湿器:

          魔方新能源第二代加湿器已经进入测试送样阶段,预计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进入到批量出货阶段。

4.动力总成系统功率密度:

亿华通和重塑发布最新系统总成质量功率密度达到700W/Kg以上。
5.裸堆功率密度:

A金属板氢璞、新源动力、骥翀4.0~4.7KW/L以上。

B、石墨板(含复合):雄韬、国鸿、清能股份、重塑等均宣称4.0~4.5KW/L以上。

6.国产化状况:

A、捷氢宣布电堆以及系统一级零部件国产化率100%。

B、国鸿自主研发的宏芯G系列电堆,不仅实现了柔性石墨双极板减薄、高比功率设计等多项技术创新,而且膜电极、双极板等零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

7.低温启动性能:

A.由大连新源动力开发的两个功率级别的车用燃料电池模块产品首次实现-40度低温环境下无辅助启动,电堆产品通过整车验证并实现批量应用。

B.中通客车为冬奥会提供的客车以及潍柴自主配套的重卡等多数宣称已经实现零下35度一键启动。

8.整系统寿命:

2021年6月,在投资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体现:维柴公司最新发布了全新一代12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该款燃料电池发动机使用寿命超过30000小时,可实现-30℃环境下快速低温启动,广泛应用于中重型卡车各细分领域;LCS-M燃料电池电堆、DC/DC变换器、电动涡轮空压机等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可靠性、成本、寿命等综合性能优势突出。

其他车载部件:

1.氢气传感器:

苏州纳格生产的氢气传感器寿命测试已达12100小时。打破进口产品垄断,订单显著上升,目前产品已经实现批量装车。

 

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2.EMC控制器:

致瞻科技碳化硅控制器率先突破行业技术壁垒,通过IEC CISPR25 Class3高等级EMC认证,且具有充足余量。

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3.储氢氢瓶阀:

A、2021年3月10日 近日,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华新能源”)官网上了解到,由舜华新能源自主研发的35MPa车载氢气瓶阀及尾阀成功通过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型式认证。
B、2021年8月份。在火烧环境下,未势能源70Mpa IV型储氢瓶内部压力保持在70 MPa,压力值基本无变化,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瓶口阀内置的TPRD在球泡温度达到110°C时被激活,气瓶内压力短时间内由70MPa急速下降到1MPa以下,瓶内气体得到安全释放,气瓶表面纤维及内胆密封结构无任何破裂迹象,且气瓶安全相关功能在整个防火试验中得到完整保留。

商用车应用:

1、福田汽车推出智蓝欧曼液氢重卡,零下30度一键启动、一次加氢续航1000公里以上。
2、安凯氢车单车运营超过10万公里。
3、维柴、开沃、飞驰、宇通、上汽关联企业、徐州重工、三一重工、一汽解放、福田等等主流车企均已实现多数商用车应用场景。

氢发动机(内燃机):

1、广汽首款氢气发动机在天津大学点火成功,热效率有望突破44%。
2、一汽红旗的完全自主氢发动机2021年4月份下线,热效率在42%以上。

氢冶金:

2021年5月10日,河钢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河钢宣钢")隆重举行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由中钢国际承建的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正式踏上建设之旅。

氢医疗保健:

富氢水、吸氢机、氢治疗癌症等等广告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语:

以上信息皆来自有氢能源相关的媒体文章内容,也仅仅是统计近期内的信息,仍有大量细部产业链企业技术相关信息未能带入,仅供大家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信息真实性自己分辨。基于此从技术层面判定我们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准了,结论是否客观留给大家分辨,也希望从业者能从中受益找到更优质的合作伙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氢眼所见):媒体报道呈现:氢产业链我们突破了哪些核心技术 ?

大家好,艾邦氢能源技术网(www.htech360.com)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主要分享氢燃料电池堆(双极板,质子膜,扩散层,密封胶,催化剂等),储氢罐(碳纤维,环氧树脂,固化剂,缠绕设备,内层塑料及其成型设备,储氢罐,车载供氢系统,阀门),制氢,加氢,氢燃料汽车动力系统等相关的设备,材料,配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同时分享相关企业信息。欢迎大家识别二维码,并通过公众号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和通讯录。 艾邦氢能产业链通讯录,目前有2200人加入,如亿华通、清极能源、氢蓝时代、雄韬、氢牛、氢璞、爱德曼、氢晨、喜马拉雅、明天氢能、康明斯、新源动力、巴拉德、现代汽车、神力科技、中船712等等,可以按照标签筛选,请点击下方关键词试试 资料下载: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预测,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达3715万吨,2050年达9690万吨。有分析认为,电解水制氢将逐步作为中国氢能供应的主体,在氢能供给结构的占比将在2040、2050年分别达到45%、70%。 因此,在“双碳”背景下,电解水制氢项目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促进行业信息流通,艾邦建有制氢产业交流群,聚焦氢气生产、碱水/PEM电解槽(隔膜、极板、催化剂、极框、密封垫片等)、PPS、质子交换膜、钛金属、镍网等产业链上下游,设备,材料,配件等配套资源,欢迎大家加入

作者 ab, ab